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炒股配资开平台
近年来,遵义农商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五心+”服务为抓手,为老年群体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书写养老金融新篇章。
遵义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到医院为生病老人办理业务。
精心+:精准对接,保障金融服务触底“最后一公里”
农村养老保险金、惠农补贴是老年群体们最关心的“钱袋子”,在农村,受制于交通、信息的闭塞,很多农村老年人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补贴,有些什么补贴,甚至银行卡在哪个银行都不知道。为此,遵义农商银行党委积极主动对接财政、社会保险等有关机构,获得服务辖区内补贴补助人员名单,并将名单下发到辖区48个营业机构,由网点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客户,详细介绍社保卡的功能和办理流程,为老年客户提供便捷的办卡服务。
舒心+:夯实基础设备设施,营造温馨服务环境
基础硬件设备设施是服务的根基,遵义农商银行充分考虑老年客户的行动特点和需求,设置业务绿色通道、无障碍通道、休息专区、老年人爱心专座,配备了老花镜、放大镜、急救箱等便民设施,让老年客户一踏入网点,就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舒心。同时,遵义农商银行对全行自助存取款机ATM、智慧柜员机STM等智能设备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全面升级适老化操作界面,放大机具界面字体,更好方便老年客户群体自助便捷操作。同时,遵义农商银行将继续完善网点基础设备设施,对智慧柜员机增加语音提示,优化手机银行“关怀模式”“长辈模式”等金融功能,让银龄客户线上线下办理业务都能感到舒心。
贴心+:标准化服务加上门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针对到网点办理业务的老年群体,遵义农商银行全面推行标准化服务,从客户进门时的微笑问候,等候业务时的热茶热水,到业务办理过程中的耐心指导,再到离开时的贴心送别,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为老年客户提供一致且优质贴心的服务体验。同时,通过总行标准化按月检查及突击检查,监督并确保一线员工服务质量的提升。针对行动不便、患病瘫痪在床的老年人,遵义农商银行采取双人上门服务,携带设备移动终端,简化流程,现场为老年人办理密码重置、社保卡激活、挂失等业务,让他们享受到足不出户的贴心便捷。据统计,2025年1月以来,遵义农商银行网点上门服务几十次,配备专业人员为老人办理业务,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今年以来,遵义农商银行上门服务地点不仅仅在客户家中、床边,也在医院病房里、在敬老院里……
遵义农商银行为客户追回涉诈资金,客户送来感谢锦旗。
放心+:反诈金融知识宣传,守好“钱袋子”
在发现手机被孙子充值8755元游戏款后,一名70多岁的遵义农商银行鸭溪支行客户,第一时间跑到鸭溪支行找到工作人员。在工作人员多方努力下,成功帮老人追回7000余元。老人满怀激动地说:“只相信银行,只对你们放心,多亏了你们,不然辛苦挣来的养老钱就这样打水漂了。”近几年,随着电诈案件的高发,遵义农商银行加大力度、频度开展反诈金融知识宣传,不仅将反诈宣传和金融知识贯穿到客户经理日常调查走访中,更是和当地党政联手开展专业、专场次反诈知识宣传,通过走进社区、养老院、镇乡集中区域等老年人聚集的地方开展宣传,不仅提高了老年客户的防范意识,更让他们发生可疑危险时,第一时间想到遵义农商银行。今年以来,遵义农商银行共成功拦截5起电信诈骗,阻断涉诈资金33.5万元。
安心+:信贷产品再升级,满足多群体金融需求
遵义农商银行虾子镇清坪村的农户李某某急需给儿子准备娶媳妇的彩礼钱8.8万元,因还差4万块钱,急匆匆来到虾子支行。虾子支行工作人员通过上门核实、调查,不到一个小时便向其发放小额信用贷款4万元。“你们农商行办理业务就是快啊,我都64岁了,怕我家这个快40岁的儿子娶不到媳妇啊,这下放心啦!”李某某激动地说。近年来,遵义农商银行不断优化信贷产品,满足不同老年客户群体的信贷需求,将针对农户群体“致富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年龄从65岁扩大至年龄加贷款期限不超过68岁;到专门针对建档立卡脱贫人口,由政府贴息的“黔农·农惠贷(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贷款产品,再到今年专门针对补缴养老保险的小额信贷“助保贷”产品等等。遵义农商银行一直在创新完善信贷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信贷服务需求。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金融已成为新的民生金融服务领域。遵义农商银行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打造“精心、舒心、贴心、放心、安心”的金融服务环境,书写养老金融的宏伟蓝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老年群体铺就一条安心、幸福的金融之路。下一步,遵义农商银行将继续完善机制、构建多层次养老产品,健全老年服务体系炒股配资开平台,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增强老年群体获取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文/图 贺华阳)
九八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